English

呼唤科学的美学探索

2000-09-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刘兵 范春萍 我有话说

审美和求知是人类自在的天性,与生俱来。当童年的人类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之时,对知识的习得和对美的感受是同步的。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境,也是人类的遭遇。大自然既平淡浅近又神奇诡奥,温暖明媚和恐怖狰狞在大自然是一体的,而在人类却是难于化解的巨大谜团。为了生存,人类需要条分缕析地去认识和体察自然的细节———分工出现了。分工使科学和艺术异径而走,分工也分化了人类的心智,分化了审美和求知。于是,艺术在追求审美之中疏远了规律,科学在追求规律之中遮蔽了审美。

尽管在科学和美学领域中,关于科学和美之本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研究者们至今仍未就此类问题取得完全的共识,但这丝毫不影响人类的科学和审美实践。在人类对于自然和科学之美的感悟上也是如此。在像艺术之类的领域中,几乎从远古时代起,对美的追求就是最原初、最基本的目标;但在自然和科学的领域中,与艺术领域有所不同,对于自然之美和科学之美一定深度的领悟需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对自然的认识、科学的发展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而且,分工日久,分化日深。

本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C.P.斯诺提出了关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以及其间之分裂的重要论点。其实,人们在传统中主要来自艺术中的对“美”的研究与追求,以及在对自然的认识和科学的发展中的对于“真”的追求,大致就分属于这两种文化。早在上个世纪,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就意识到:“科学和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感情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的秩序;另一面,则以思想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的秩序。”

在自然,美和真是一体的;在人类,审美和求真也是互渗互动互补的,如本“译丛”中《生命的曲线》作者所言:“……无论是人工制品还是天然物品,形态的“丑陋”必然表明其功能的缺陷,而某些必要功能的完美形式往往伴随着‘美’的外形。……工程学效率始终与美学相得益彰。……凡精巧之建筑,其设计基础无不意味着纯结构之美。我们一直在研究贝壳的形态,经过认真的考察认识到,许多引起我们美学遐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贝壳的美丽外形,这不仅是贝壳中的生物对定点生活适应的结果,而且是其精巧外形更能履行特殊功能的结果……同理可知,一座工程学的丰功伟绩,无论其体积大小,在完成其应履行职责的同时,同样要唤起微妙的美学情感。在这个方面,它与可爱的花朵或贝壳所激起的美学情感是一致的。”

科学从其源头到其精神本来就都是人文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于其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全部意义上为人文提供助力、提升境界的同时,自身也出现了向人文复归的呼求。在斯诺之后,弥合两种文化之分裂的努力日见其盛。当代科学史的奠基人萨顿将科学史视为沟通两种文化的桥梁。在某种意义上讲,对于自然及科学的美学研究也正是沟通两种文化的途径和努力之一。萨顿曾将分别对应于“真”、“善”、“美”的科学、宗教与艺术形象地比喻为一个三棱锥塔的三个面,并认为:“当人们站在塔的不同侧面的底部时,他们之间相距很远,但当他们爬到塔的高处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多了。”在这种比喻中,顺理成章的推论不难想见,随着高度的不断上升,真、善、美将愈发接近,并在最高点达到理想的统一。由此可见,我们以往之所以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距甚远,将自然、科学与美相分离,只是因为我们所站的位置高度不够。

实际上,在众多从事具体科学研究的杰出人物那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科学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论述,只是这些论述大多属于个人直觉的体悟,还不够系统,更像是一些思想的闪光而已。在科学界,以及在人文社会科学界,也有众多的有识之士提出要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这种结合其实也正是对于科学之美的一种认识和把握。但是,我们同样也应该看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是将这两者牵强地硬拉在一起,还是有机地融为一体,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可以说前者是一种努力,而后者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理想文化的本真。此外,如果说在初期,人们一般性地谈论自然之美和科学之美还是一种洞见的话,随着认识的发展,则需要将这种认识更加深化,也就是说,需要更加认真地对待,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深入、具体和细致的思考,将它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这门学问,就是所谓的科学美学。

将自己的内容诠释为“自然之美科学之美”的《大美译丛》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的一套科学美学类丛书。丛书之名为“大美”,因由《庄子·知北游》中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之“大”取其至、达、超拔,自然天成、臻于化境,非人力所能造作、非卑污之念所可是非,取其与“道”之相通的内涵。当然,就字面含义亦可取其“范围广”、“程度深”的词义。在这种意义上,“科学”之“大美”既包括天地造化之美,也包括作为人类对于天地认识之形式和结果的科学之中体现出的逻辑、理性、和谐、规律等等之美。我们还注意到,《庄子》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句后,尚有“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说法。按照上述的理解方式,我们甚至可以将其看做是对美与科学以及科学方法之联系的隐喻,尽管这种理解有强加古人之嫌。其实,对于自然之美与科学之美的认识和了解,显然也有助于我们对于自然与科学之自身的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按以上之分析,广义的科学美学的内容,也即对于自然之美与科学之美的认识和审美提升,应属于科学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鉴于国内对此领域的深入研究之缺乏,我们选择了引进翻译国外有关重要论著的方式。不过,即使在国外,这些研究也是非常分散的,也还没有像其它一些相关领域———如一般美学和科学哲学等———的研究那样形成规模。因此,我们在策划此套丛书和确定选题时,对原著的选择余地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要从文献海洋的边边角角中将科学美学的重要代表作筛选出来,难免会有明显的遗漏,再加上获取版权的困难,又不得不再次对一些初选的佳作割爱,这使得本丛书涉及的范围和规模受到不少影响。尽管如此,在本丛书现有的选题中,还是涵盖了几个最重要的方面,如第一批取得版权将分两次推出的5种书中有关于自然界和艺术之中美的典型体现之一———螺旋———的研究、关于美与科学革命之关系的科学哲学研究、关于人们对所认识的天体与音乐、数学与音乐共同之规律和美感的研究,关于艺术与物理学之关系的研究等等。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除了有着某种科学训练背景的读者之外,对于那些对科学、艺术与美学感兴趣的人文社会科学界的读者,特别是美学、哲学研究者,此套丛书的内容也会是可读而且具有吸引力的。从出版的角度来看,在目前国内的科学文化出版物中,有关科学美学的书籍差不多接近于空白,填补这种空白也是我们策划出版这套《大美译丛》的初衷之一。

(本文为《大美译丛》的序言,首批两本《生命的曲线》和《美学与科学中的革命》即将于2000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推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